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

发布时间:2018-05-21

1.背景

为顺应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趋势,进一步提升公安公共服务水平,近年来全国各级公安机关和各警种通过自研或外部合作的方式,以移动app、微信公众号、wap页面和第三方平台接入等形式提供社会公共服务。但由于政策、网络安全、数据共享等原因,移动互联网上所能提供的服务大多为预约类、告知类项目,能够真正实现上网办理的行政服务事项较少,且分散建设和管理的模式也暴露出了缺乏统筹、重复建设、存在安全隐患和运营推广薄弱等问题,难以形成公安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品牌效应。

2.简介

“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”是利用大数据和新技术而建设的公安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,涵盖了掌上办事服务大厅、新媒体宣传矩阵体系、警务在线咨询客服系统、标准化开放门户及数据运营分析系统等具体业务内容。

对服务类APP、微信服务号和第三方插件进行整合,基于“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”进行延伸建设,可以实现省、市、县三级分区联动,避免移动应用服务开发的同质化倾向、后期推广运营薄弱等问题,以及数据通道上多头接入造成的违规外联、数据流失等各类安全事件,发挥整体品牌服务优势。

3.主要功能点

(1)具体业务板块:以掌上办事服务大厅的建设为主体,结合新媒体宣传矩阵体系、警务在线咨询客服系统、标准化开放门户及数据运营分析系统等具体业务。

(2)范围与边界:数据查询类,数据资源共享包含数据交换、接口共享两个方面,具体共享范围由不同业务之间协商确定,通过网闸、数据交换平台提供数据实时同步功能。业务办理类,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封装相关业务接口,并提供接入方法。特殊业务需求可协商确定,再进行二次开发。

(3)数据的整合和共享: 办事类服务项目的数据及业务流程由警种负责提供,查询类数据服务项目由厅科信局统一提供数据共享服务。

4.优势特点

(1)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将实现省市县基础性、通用性服务的统一;推动移动端与电脑端公安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融合创新;推动各警种业务的协同合作信息共享。

(2)统一建设,发挥品牌效应:对全省的服务类APP、微信服务号和第三方插件进行整合,基于“移动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”进行延伸建设,实现省、市、县三级分区联动,可以避免移动应用服务开发的同质化倾向、后期推广运营薄弱等问题,以及数据通道上多头接入造成的违规外联、数据流失等各类安全事件,发挥整体品牌服务优势。